發改委醞釀建立藥物區別定價體系,利好國內創新藥企
周日(6月29日),發改委價格司醫藥價格處處長宋大才在“2014年(第31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上表示,將建立區別定價認證體系,盡快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以扶持國內創新藥企業做大做強。
宋大才指出,價格司下一步工作思路是要盡快研究實施藥品價格的扶持政策,建立以客觀指標評價為主體的區別定價資格認證體系,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鼓勵藥品的研發創新和質量提升,促進醫藥行業的結構調整和集中度的提高。
所謂“區別定價”,也就是已經開始在廣東試點的“差別定價”體系,是指對符合資質的企業生產的特定藥品,區別于一般藥品定價原則制定或調整價格,主要目的是運用價格杠桿鼓勵研發創新和技術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省從2009年試行藥品差別定價,目前已公布四批品種名單,按照規定,國內專利藥品、首仿藥品、通過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的藥品等均可申請差別定價。此類產品在招標中可獲得較高質量層次,有利于維護相關生產企業的價格體系。
另外,宋大才還指出發改委價格司在藥價管理上的思路轉變,利用市場機制反映市場供求的手段,鼓勵低價藥生產;引入國際藥品價格比較,繼續完善藥品的定價方案,減少原研與仿制藥的價差;研究實施或試點藥價形成機制,逐步建立起政府間接掌控、醫保控制費用、市場決定價格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
來源: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