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類進口下降出口升
2014年中藥類產品出口總額30.04億美元,同比增長13.55%。
2014年中藥類產品進口額9.23億美元,同比下降4.26%。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發布的數據,2014年1~11月,中藥類產品出口總額30.04億美元,同比增長13.55%。
醫藥外貿
步入中低速增長期
“西方并非不認同中醫中藥,但他們相信的是可以透明藥物成分、證明藥物活性并穩定質量、統一標準的中成藥。”廣東武警醫院耳鼻喉中心中醫科主任龍目恒坦言,如果在現代化、標準化生產方面不“與時俱進”,不排除未來中藥市場也要讓出不少份額給嘗試開發中藥的外企。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方面介紹,國內醫藥產業仍處于轉型關鍵期,既有的比較優勢正在喪失,而拉動貿易增長的新動力尚未顯現。數據顯示,2014年1~11月,我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額達882億美元,同比增長9.21%。預計全年醫藥外貿總額將直逼1000億美元,中國醫藥外貿步入中低速增長期。
中藥類產品
進口同比降4.26%
據了解,2014年中藥類產品進口額9.23億美元,同比下降4.26%。主要原因是香精香料用的植物提取物進口量下降。據了解,中國本土植物提取物正受到越來越多醫藥、日化外資企業關注。“植物提取物是一個迅猛發展的朝陽產業,這與發達國家日益青睞天然植物以及營養保健品有關。”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此前,諾華制藥、葛蘭素史克都先后宣布在中國嘗試用中藥成分進行藥物研發;法國日化品牌嬌韻詩則透露,其正進行保護云南藥用植物和生態多樣性項目,未來會更多考慮在中國發掘植物。與此同時,本土藥企則在加速國際化腳步。昨日廣藥白云山董事長李楚源表示,該公司將借達沃斯平臺加速國際化,未來將把醫療器械和診斷試劑作為重點打造板塊。
資本市場:
“一帶一路”利好中藥醫藥企業
目前“一帶一路”核心區域有16個省份,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包括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寧夏等省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則囊括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東部沿海區域。因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一帶一路不僅利好基建、港口等基礎設施個股,同時對中藥、醫療服務等出口也有刺激作用。甚至有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醫藥醫療器械等對南亞和東南亞的貿易額將大幅增加。這也使得部分在國際市場有一定優勢的醫藥企業受到關注。
記者對比財報發現,在A股上市公司中,九安醫療、藍帆醫療、蒙發利、白云山、華北制藥、新和成、海普瑞等醫療醫藥公司在境外市場都有不錯的銷售業績。其中藍帆醫療去年上半年(下同)營業收入7.77億元,其中,境外市場收入就達到6.87億元,占主營收入的比重高達88.42%。A股明星公司九安醫療同期國外銷售收入為1.42億元占比主營業收入比為61.82%。而同期國內銷售收入僅8765.51萬元,占比為38.18%。有分析人士表示,此前境外市場需求疲弱,多數上市公司業績受到影響。不過,這些在國際市場占比較高的個股未來有望搭乘“一帶一路”順風車。
來源: 廣州日報
地址:蘭州市蘭州新區華山路2289號 電話:0931-8362889
Copyrights ? 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資格證書編號:(甘)-非經營性-2017-0009
隴ICP備06002116號
甘公網安備 6201220200036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