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編碼“國標”發布 藥材、方劑、飲片、配方顆粒都有“身份證”啦!
01100301001,這串數字密碼你能順利破譯嗎?
這串數字分別代表“根及根莖類/貴重藥材/三七/春三七/一等品”。此前,成都中醫藥大學和成都國際商貿城首次嘗試編制的《中藥材商品分類標準》將商品分類等級編碼應用于中藥材,如今,中藥編碼系列終于有了“國標”。
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中藥方劑編碼規則及編碼》《中藥編碼規則及編碼》《中藥在供應鏈管理中的編碼與表示》等系列中醫藥國家標準。標準將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醫藥經濟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企業還未展開相應編碼工作,但對標準的發布表示支持?!皩ιa企業而言,采購原料分類將更加方便。”國內某中藥有限公司OTC總監謝榮保告訴記者,“如果中醫藥制造業進行類似海爾那樣的‘創客變革’,需要信息化條件的支持。中藥編碼是適應互聯網+,包括物聯網發展的需求,從種植、運輸、加工直到開發應用,促進全產業鏈創新。”
如何玩轉
業內認為,盡快推出中醫藥編碼系統,使復雜的中藥達到物、名、碼相統一,便于中藥的生產、采購、貿易和品質等方面的鑒別。根據編碼,醫院、藥店、患者都能了解中藥的產地、色澤、規格、儲存、保管等相關信息,從而識別中藥質量。
“但這肯定要增加成本,真正執行只能強制性。”采訪中,有中藥生產企業人士直言。謝榮保也認為,編碼難度大,實際操作中如何界定產地標準也是問題,比如編碼與實物是否相符等,如何破解需要考量。
不過,不少企業人士表現出對編碼推行的期待。一方面,在區域和全國范圍內推行規范編碼,可以快速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打破區域壁壘,為企業跨區域經營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中藥飲片的標準化,有利于飲片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唯一的編碼對應唯一的中藥飲片,比如將數字的編碼信息進一步簡化為二維碼,消費者在購買中藥飲片時,只需輕松‘掃一掃’,就知道自己購買的中藥產自哪里、規格怎樣、如何炮制等,一目了然?!眹幖瘓F一致藥業深圳藥材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玉合前不久表示。
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林勵提醒道,“行業規范化建設還需關注社會與企業的誠信度,否則,編碼做得再好,作用也不會太大?!?nbsp;
如是編碼
公開資料顯示,《中藥方劑編碼規則及編碼》由編碼規則和分類編碼兩部分組成,利于中藥方劑的臨床用藥、科研教學,中藥方劑、電子處方等工作的信息處理,以及政府對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及醫藥市場的監督管理。《中藥編碼規則及編碼》依據《中國藥典》、部頒和地方藥品標準規定的品種和規格,分別對中藥材1219種、中藥飲片1603味、中藥配方顆粒1364味、中藥超微飲片1337味、中藥超微配方顆粒1337味等進行了分類與編碼。
《中藥在供應鏈管理中的編碼與表示》則構建了中藥質量溯源體系。規定了中藥產品貿易項目、產地、單位、等級、生產日期、批次號、系列號、數量等產品標識內容信息的編碼與表示。
地區實踐上,除成都在2010年編制《中藥材商品分類標準》草案外,中藥編碼已有較為成熟的“深圳經驗”。
2011年,深圳衛生部門起草了《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系列標準與規范》,包含《中藥飲片與中藥方劑編碼規則》《中藥飲片在供應鏈管理中的編碼與表示》《中藥處方與中藥調劑規范》等11項地方標準,作為《深圳經濟特區中醫藥條例》的重要配套技術標準和規范。從中藥的種子種植基地到飲片加工廠、供應商,再到醫院、藥店出售,最后到患者購買,都將實現統一編碼。
深圳市中醫藥企業標準聯盟主席廖利平曾以“麻黃”舉例。中醫臨床運用中,有麻黃和麻黃根之分,二者不可混用。在沒有對麻黃進行標準化前,中藥處方中的麻黃既可能指根(切片處理),也可能指莖(切段處理)。到底是哪種,如果不特別說明,很難弄清。又比如,山藥實現編碼后,將在產地上標注,例如01代表河南,02代表河北,03代表山西等。
來源:醫藥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