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佛慈是一部書,她濃縮了中國近代和現代中醫藥史;也有人說:佛慈是一粒藥,她與一條河(黃河)、一碗面(牛肉面)、一本書(《讀者》)齊名,成為蘭州的又一張名片。 ——題記
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89年制藥歷史的市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和“中華老字號”企業,1929年創建于上海,1956年西遷蘭州,2011年在深交所首發上市,在40年改革開放中茁壯成長、發展壯大,成為中國中醫藥行業的一支勁旅、隴藥產業的一面旗幟。
一、慈心制好藥,創新譜華章
在人類追求健康的歷史長河中,中醫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制備工藝的不斷改良,中藥一改過去粗、大、黑的形象,成為現在大家服用便捷、攜帶方便的小巧、靚麗的劑型。其中,佛慈濃縮丸的創制,是中藥工業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大轉折,是中國傳統中藥的一次華麗轉身,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929年,愛國實業家玉慧觀、鄭平叔等人“惜吾國科學落后,國藥遭天演之淘汰”,立志改良國藥之品質,以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為載體,以“我佛慈悲,藥物可普救眾生”為愿望,命名了“佛慈”廠名,以“佛光普照”之意,命名了“佛光”商標,在上海閘北區同濟路164號創建了“上海佛慈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發展至今,已近百年。
佛慈制藥首創中藥濃縮丸技術,開中藥生產工業化之先河,成為“中藥西制”思想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上海醫藥志》記載:“民國18年(1929年)11月,玉慧觀、鄭平叔等再創佛慈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以‘科學提煉、改良國藥’為宗旨,按古方配伍,采取新的提取工藝,使用機器生產,首創濃縮丸,30年代初產品已銷售南洋諸國。”中國第一顆濃縮丸在佛慈誕生。至此,中藥行業首次出現了“有效成分”的概念,而“中藥西制”也使千年古方發揚光大,使古老的中藥煥發出青春的風采。
1931年,佛慈濃縮丸漂洋過海,出口到東南亞地區,走向世界各地,佛慈成為第一個將中成藥推向國際市場的企業,讓整個世界改變了對中藥的認識。
二、百年佛慈,一路走來一路歌
一朝發軔,百折不回,佛慈代表著一種精神。《上海醫藥志》記載:“民國10年(1921年),上海創建第一家中藥制藥廠,至1949年先后開設4家中藥制藥廠,2家停辦,1家改為化學制藥廠,僅存上海佛慈藥廠1家。”1956年,在國家支援大西北的整體安排下,為充分利用甘肅豐富的藥材資源,佛慈發揚“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跨越千山萬水落戶蘭州,幾經演變,發展成為西北地區中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即今天的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從黃浦江邊到母親河畔,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兩條江河共同孕育了佛慈的歷史和文化,佛慈被賦予長江的寬闊胸懷和黃河的質樸風骨,造就了佛慈濃縮丸這樣的國際品牌,以惠及眾生之心在中藥發展史上寫下了壯麗的詩篇。
以佛入藥,慈濟眾生,佛慈代表著一種情懷。佛教歷來有研究醫藥學和施醫舍藥的傳統。佛教經籍記載:“(佛)為大醫王,善療眾病。分別病相,曉了藥性,隨病授藥,令眾樂服。”《諸德福田經》得福七法之一為“常施醫藥,療救眾病”。上世紀三十年代,佛慈特設“診療所”,聘請滬上包識生、包天白、錢公玄等名醫“分任醫藥顧問,為病家服務,并秉我佛慈悲之旨,上午診察不收診金”。近百年來,佛慈以人為本,服務患者,服務大眾,樹立起“安全、專業、健康、關懷、溫暖”的品牌形象。
改良模范,公開其秘,佛慈代表著一種胸懷。1933年上海佛慈大藥廠《改良國藥計劃大綱》中記載:“打破古來‘秘不授人’之傳統陋習,當將研究所得之結果,發表于中外醫界,以盡科學者之義務,以期多少貢獻于人類”、“于每月定期開放藥廠,公開藥方,邀請各界共同研究,敬乞高明之請教,藉作改良之模范”。民國時期著名醫學家朱南山先生對于佛慈“匯列所出各種成藥,逐一說明其成分、性味功效等”,認為“公開其秘,尤為難得”。為了祖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1973年佛慈將40多年來的科學試驗和生產實踐經驗進行科學、合理的總結,再一次編制了佛慈制藥《產品規范》,將經常生產的89個中成藥品種處方、生產工藝、質量控制標準毫無保留地對外公開,以便于同行業學習和促進技術交流。目前,濃縮丸已經成為中成藥的主導劑型。
出品精良,同聲稱頌,佛慈代表著一種情結。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佛慈產品以“選材地道、工藝精良、療效確切、服用方便”而受到消費者的信賴和推崇,產品行銷全國,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巴西、香港等28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國外認證數、海外商標注冊數、出口覆蓋面、出口品種數長期位居同行業前列,連續多年名列中國中成藥出口企業十強,被評定為國家首批中醫藥服務貿易先行先試骨干企業。建廠之初,諸多政要、社會名流紛紛為佛慈大藥廠題詞嘉勉,其中,蔣中正先生題詞“百沴辟易”(沴:災害,疾病),抗日名將宋哲元將軍題詞“保權強種”,均給予佛慈大藥廠很高的評價。上世紀60年代,食道癌高發區河南林縣人民用佛慈六味地黃丸治療疾病取得良好效果,經過幾代人幾十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從食道癌高發區的名單上消失,至今仍被親歷者津津樂道“六味地黃丸功不可沒!蘭州佛慈制藥廠善莫大焉!”著名中醫學者潘華信教授專門撰文向蘭州佛慈制藥廠致敬“我佇立在高樓之巔,凝望西北……感謝(佛慈)藥廠數十年來心系天下蒼生,默默奉獻”。在以對產品的挑剔聞名于世、號稱“質量王國”的日本,佛慈川芎茶調丸被譽為“中國感冒丸”,佛慈杞菊地黃丸被譽為“杞菊妙見丸”,“用料考究、療效確切”是日本人對佛慈產品的評價。公司經常會收到一些消費者寄來的包裝盒、瓶貼,“佛慈的藥給我帶來了健康,包裝上有‘佛慈’二字,我不能隨意處置”,體現了消費者對佛慈的肯定和尊重。種種“佛慈”情結不一而足,鞭策著佛慈人在“慈心制好藥”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三、新時代改革發展之路
1.積極融入資本市場
2011年12月22日,代碼為002644的佛慈制藥股票在深交所正式掛牌交易。佛慈制藥成功上市是公司跨越發展的一項重要成果,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公司通過發行上市進入資本市場,獲得了實現持續融資的平臺,募集了大量資金,優化了資本結構,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市場價值,促進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推動企業明確發展方向,完善公司治理,夯實基礎管理,實現規范發展;企業上市有效提升了佛慈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具有很強的品牌傳播效應;公司募投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徹底解決制約公司發展的產能瓶頸,推動公司更好更快發展。其后,公司完成再融資工作,非公開發行2,654.68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 股),于2015年4月9日上市,募集資金凈額4.58億元,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正在分步推進中。
2011年12月12日佛慈制藥在深交所中小板隆重上市
2.持續做好老字號品牌的保護和發展
2006年,佛慈制藥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企業,是首批入選的430家企業之一。2010年,“佛慈”注冊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從1929年使用“佛慈”字號,到1996年實現“佛慈”廠名和“佛慈”商標的統一,再到2010年“佛慈”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佛慈制藥創造了一個由著名字號演變為中國馳名商標的經典案例。如今,作為一個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審美和價值取向的老字號品牌,“佛慈”業已成為“慈心好藥”的象征。“佛慈”以其獨特的品牌特征,歷久彌新,發揚光大,聲名遠播,走向世界,為中外廣大消費者所熟知和喜愛,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橋梁和載體。“佛慈”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在國內外都有注冊;“岷山”商標為出口專用商標和國家重點保護商標;“佛慈”、“岷山”、“寶爐”、“善舒”商標為甘肅省著名商標,“雙鹿靈芝”商標為蘭州市知名商標。“佛慈”牌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逍遙丸、香砂養胃丸、參茸固本還少丸連續多年被評為“甘肅省名牌產品”。
2018年5月31日 “佛慈號游輪”首航
3.加快工藝技術創新和升級改造
為推進佛慈制藥在更廣闊的空間和平臺上加快發展、做強做大,公司依托蘭州新區發展戰略平臺,搶抓甘肅省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等政策機遇,投資興建蘭州新區佛慈制藥科技工業園項目。項目建設用地574畝,一期項目計劃投資12.71億元,重點建設制藥板塊和甘肅省現代中藥制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成投產后的主導產品為六味地黃丸、逍遙丸、參茸固本還少丸、定眩丸、復方黃芪健脾口服液等系列中成藥產品。同時,建立工程化、規范化、專業化的現代中藥制劑研發體系和技術服務平臺。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銷規模達到14億元,屆時,公司將成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工藝技術設施最先進的現代化中藥生產企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公司大力推進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力爭為中國中藥制造業進入智能化、數字化時代建立應用示范。2018年6月22日,蘭州新區佛慈制藥科技工業園舉行了建成投產啟動儀式。
蘭州新區佛慈制藥科技園區
蘭州新區佛慈制藥科技工業園辦公大樓
2018年6月22日蘭州新區佛慈制藥科技工業園投產剪彩儀式
同時,公司投資1.6億元在渭源縣建立甘肅佛慈天然藥物產業園,按照高標準的現代化中藥飲片管理規范及GMP要求,建設集中藥材科研、種植、倉儲、精深加工、質控檢測與規范經營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中藥飲片加工生產基地,可生產加工各類常用中藥飲片品種規格460余種,將形成10000噸中藥飲片的年加工生產能力,同時新增6000噸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線。項目預計2018年底運營投產。
蘭州新區佛慈制藥科技工業園自控化提取生產線
4.保障質量安全和誠信經營
佛慈制藥一如既往地保持“工藝精、品質優、療效好”的優良傳統,堅持走“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的經營之路,確保產品質量優勢,用心、誠心、全心保證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筑起質量安全大堤。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質量管控,恪守“佛心慈藥,質量就是信譽;治病救人,質量就是生命”的質量觀,大力開展質量和品牌教育,不斷增強全員的質量意識,建立健全產品質量保證機制,全面深入推進GMP管理,依靠技術進步提升產品質量,有效保障了產品質量安全。多年來,佛慈產品市場抽檢合格率始終保持100%。公司連續多次被甘肅省質量協會、甘肅省工商局、甘肅省國稅局、甘肅省地稅局、甘肅省銀行業協會、蘭州地區企業信用管理工作辦公室等部門評為“誠信單位”“誠信客戶”“質量信用AA級企業”“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納稅信用A級單位”“AAA級信用企業”。
5.不斷提升產品在海內外的市場競爭力
公司強化市場建設,優化市場布局,加強重點市場、醫院市場的開發力度,積極參與基藥招標;梳理和優化產品結構,加強對經典方濃縮丸、獨家品種參茸固本還少丸、復方黃芪健脾口服液和阿膠等重點品種的推廣力度;整合營銷渠道,加強渠道管控,加大連鎖終端銷售;強化品牌形象,著力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優化營銷隊伍管理和建設,提高營銷執行力;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近幾年,公司實現了藥品銷售收入的穩定增長。
2018年3月黨委書記、董事長石愛國在首屆世界替代和綜合公共醫學大會(巴西)上發表講話
6.積極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
“一帶一路”建設是中醫藥“走出去”的重大機遇。當前,甘肅中醫藥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層次的合作發展已經全面開始。佛慈品牌濃縮了中國傳統中藥概念中的經典和精華,具有從本土市場走向國際市場的豐富潛質。公司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早有合作,在俄羅斯、烏克蘭等國銷售中成藥,積極協助省衛生計生委搭建與沿線國家的中醫藥服務貿易平臺。公司積極參加政府組織的各項對外交流活動,建立和擴大出口業務。2013-2018年通過參加省商務廳、省衛生計生委組織的赴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巴西、丹麥、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魯吉亞等國家相關經貿活動,增進交流,尋找商機,開拓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業務。
7.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公司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近年來,公司積極響應黨中央“為貧困地區、災區人民送溫暖”的號召,為漳縣金鐘鎮大車場村、榆中縣龍泉鄉等貧困地區“送溫暖、獻愛心”,捐助錢款及衣物、棉被、面粉、圖書等生活必需品;汶川、岷縣、漳縣發生地震后,在第一時間組織員工向災區捐款,捐助災區急需藥品,以各種形式向災區獻上愛心。多年來,公司積極為水災、旱災、地震及社會弱勢群體捐款捐物,充分展示了佛慈人“慈悲為懷、扶危濟困”的博大胸懷。公司堅決貫徹執行省、市委指示精神,推動精準扶貧和雙聯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積極參加所在地區的科教衛生、社區建設、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等社會公益活動,捐資實施幫扶村道路亮化、整修工程,向村支委、村民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惠農政策,從中藥材種植、采收上進行技術指導,重點從發展中藥材產業上進行扶持。
四、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公司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積極搶抓政策機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爭將公司打造成為國內具有較大規模和較強競爭優勢的醫藥行業大型龍頭企業。公司未來發展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通過資本市場平臺加快對醫藥及上下游相關產業優質資源實施并購重組,同時積極推進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全力推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二是做精做優佛慈品牌,力爭用3-5年時間將“佛慈”打造成為全國性知名品牌。三是優化國內資源及市場配置,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業務,做大做強中成藥主營業務。四是培育中藥產業新業態,加快推進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經典名方制劑、中藥材經營等業務的開展。五是布局醫療健康服務產業,積極拓展養生保健服務業務和健康產品業務。六是加快產學研協同創新,聯合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建設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和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積極開展新藥和保健品研發。七是推進檢驗檢測能力體系建設,利用公司現有科研技術平臺成立第三方檢測機構,拓展藥品、食品、保健品的檢驗檢測及相關技術咨詢服務業務。八是在整體搬遷至蘭州新區后,根據政府“出城入園”相關政策,利用自有土地資源積極探索醫養地產、商住地產等業務,開展多元化混業經營。
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是公司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公司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黨建工作引領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借助資本市場實現產融結合,優化機制,強化執行,提升質量,確保效益。我們堅信,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佛慈制藥一定能盡快提升整體競爭力和綜合實力,打造百年制藥強企,實現做強做優做大目標,為推進隴藥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地址:蘭州市蘭州新區華山路2289號 電話:0931-8362889
Copyrights ? 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資格證書編號:(甘)-非經營性-2017-0009
隴ICP備06002116號
甘公網安備 6201220200036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